圆周率节
【拼音】-
【英文】 -
【基本释义】 圆周率节 - 简介 3月14日是圆周率节的正式日子,从圆周率常用的近似值3.14而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先倡议将每年3月14日定为圆周率日,寓意3·14——圆周率的近似值。2009年,美国众议院正式通过这项提议。此后很多国家也接受3月14日为圆周率日。 圆周率日通常是在下午1时59分庆祝,有时甚至精确到26秒,以象征圆周率的8位近似值3.1415926。而一些认真的人则会选择凌晨1时59分庆祝,因为下午1时59分按24小时制应记作13时59分。 虽然这个节的“粉丝”数量不多,庆祝方式却五花八门。当天全球各地的一些大学数学系都要开派对,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圆周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吃着各式各样的派,玩一种发音和“圆周率”英文单词相近的彩罐游戏,喝一种名字中含有“派”的鸡尾酒。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甚至常在这一天向学生发录取通知书。 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值计算到小数第7位的科学家,就是中国的数学家祖冲之。遗憾的是,我国大学纪念圆周率日的活动还不多。 “终极”圆周率日是1592年3月14日上午6时54分。这时间以美国式记法是3/14/1592 6:54,对应了圆周率的十位近似值3.141592654。 圆周率由来 很早以前,人们看出,圆的周长和直经的比是个与圆的大小无关的常数,并称之为圆周率。1600年,英国威廉。奥托兰特首先使用π表示圆周率,因为π是希腊之“圆周”的第一个字母,而δ是“直径”的第一个字母,当δ=1时,圆周率为π。1706年英国的琼斯首先使用π。1737年欧拉在其著作中使用π。后来被数学家广泛接受,一直没用至今。 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数。一位德国数学家评论道:“历史上一个国家所算得的圆周率的准确程度,可以做为衡量这个这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古今中外很多数学家都孜孜不倦地寻求过π值的计算方法。 公元前200年间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首先从理论上给出π值的正确求法。他用圆外切与内接多边形的周长从大、小两个方向上同时逐步逼近圆的周长,巧妙地求得π 会元前150年左右,另一位古希腊数学家托勒密用弦表法(以1的圆心角所对弦长乘以360再除以圆的直径)给出了π的近似值3.1416。 公元200年间,我国数学家刘徽提供了求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体现了极限观点。刘徽与阿基米德的方法有所不同,他只取“内接”不取“外切”。利用圆面积不等式推出结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
【详细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