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拼音】-
【英文】 -
【基本释义】 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巴西当时的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199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29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将每年12月29日改为5月22日。 联合国环境署于1988年11月召开生物多样性特设专家工作组会议,探讨一项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的必要性。1989年5月建立了技术和法律特设专家工作组,拟订一个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法律文书。到1991年2月,该特设工作组被称为政府间谈判委员会。1992年5月内罗毕会议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协议文本》。《公约》于1992年6月5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开放签字,并于1993年12月29日生效。缔约国第一次会议1994年11月在巴哈马召开,会议建议12月29日即《公约》生效的日子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同时,联大敦促联合国秘书长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从各个方面采取必要措施,以期确保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活动的连续如期举行。2001年5月17日,根据第55届联合国大会第201号决议,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改为每年5月22日。 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主要原因: 1、大面积森林采伐、火烧和农垦; 2、草地过度放牧和垦植; 3、生物资源的过渡利用; 4、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5、外来物种的大量引进或侵入; 6、无控制的旅游; 7、污染; 8、全球变暖; 9、各种干扰的累加效应。 重要作用 2005年1月24日,以“生物多样性、科学与管理”为主题、为期5天的生物多样性国际会议在法国巴黎举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开幕式上向会议发去致词,呼吁尚未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的国家尽快予以批准。安南在致词中说,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命支柱之一,对稳定气候和恢复土壤起着重要作用,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安南说,目前,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视还不够,许多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以及人类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使生物多样性正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安南希望各国提高对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呼吁尚未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的国家尽快行动起来。他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国际机构、非
【详细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