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哈夫病的详细解释,哈夫病的拼音及基本释义

哈夫病

【拼音】-

【英文】 -

【基本释义】 哈夫病,也叫Haff 病,是指在食用水产品24小时之内出现的原因不明的横纹肌溶解症状,最早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哈夫港湾发生,后来在地中海地区、美国、巴西以及中国北京都有过报道。哈夫病在美国被称为“泻湖病”,英文全名“Haff Disease”。 Haff病-概述 haff病,又名“泻湖病”,英文全名叫Haff Disease,中文又名哈夫病。1924年,该病在当时德国的波罗的海地区被首次发现,估计跟吃了泻湖中的鱼有关系,因此后来叫泻湖病。 多为患者食用水产品24小时内出现的不明原因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肌肉酸痛并伴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和肌红蛋白升高,部分患者出现酱油色尿,大部分预后良好,个别严重者会出现急性肾衰竭。 Haff病-发病历史 1924年夏秋,在波罗地海的Haff海滨出现急性中毒性肌肉病的流行,其表现为突然出现严重的肌肉僵硬疼痛,无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发热和肝脾大,部分病人存在咖啡色尿,临床表现存在很大的差异。多数病人迅速恢复正常,仅个别严重者死亡,在此后9年内的同一季节和同一地区发现了大约1000例病人,并发现这些病人均与吃淡水鱼有关,鱼的品种包括淡水鳕鱼、鳝鱼和梭子鱼。 从1934年至今类似 Haff 病的描述还出现在瑞典和原苏联。在此后10多年中,共发现了上千例病例,但1940年以后,就突然消失了。haff病直到1984年才在美国有报道,此后报道了20多例。总的来说,在美国、欧洲、巴西、日本都有发生。 1997年3月至8月间,美国发生了6例食用大口胭脂鱼后发生肌肉酸痛等严重不适的病例。疫情出现后,美国食药局(FDA),当地卫生、环境部门参与了调查研究,最后将疫情的“幕后黑手”锁定为哈夫病(Haff disease)。 2000年美国的Buchholz总结了6例进食水牛鱼导致的Haff病。他撰写了一篇文章《哈夫病:从波罗的海到美国海岸》。他在文章中详细记述了当时的调查过程与判断标准。这篇文章至今仍是哈夫病研究中极其重要的参考。经过这番调查,科研人员对哈夫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此病的临床诊断也有了比较清晰的标准。 2000年8月上旬,在北京地区相继出现进食蝲蛄引起的Haff 病患者。 2001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方圆30英里内的地区,在7天内发生9起食用小龙虾后3到16小时内发生横纹肌溶解症的疫情。医生迅速根据此前的研究结果,判断为哈夫病并迅速地给予了

【详细解释】 -

【分字组词】 哈组词 夫组词 病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