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勒斯人
【拼音】-
【英文】 -
【基本释义】 弗洛勒斯人-简介 弗洛勒斯人(Homo floresiensis),亦译弗洛瑞斯人。已灭绝的一支人科动物分类名称,该支人科动物据推测最晚于18,000年前仍生活于印度尼西亚的弗洛勒斯岛地区,处于现代人──智人(Homo sapiens)的生存年代。2004年一队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的人类学家在弗洛勒斯岛的梁布亚(Liang Bua)洞穴发现一位成年女子和其他个体的遗骨,从而引发对弗洛勒斯人的研究,有说是印度尼西亚土著的祖先,有人认为“弗洛勒斯人”是一种小体型原始人,一些人认为它的脑较小是由病理原因造成的等等观点。 弗洛勒斯人-研究缘起 弗洛勒斯人(根据资料构象) 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科学家于2003年在印尼弗洛勒斯岛上发现了一具保存完整的女性化石,其身高仅为1米左右。起初,科学家判断它可能是一个古代儿童的残骸。但是,他们很快注意到化石的牙齿磨损很严重。随后的三维成像显示,这名女性死时至少已有20岁。化石的脑容量仅相当于现代人的三分之一,结合身高判断,科学家认为这是此前从未被发现的一个新人种,并将其命名为“弗洛勒斯人”。2004年10月,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报告了此项发现,有专家认为,这是过去50年间古人类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发现,它将使科学界重新思考人类进化的过程。 然而,该研究成果一经公布,便引发了学术界的巨大争议。一些持怀疑态度的科学家认为,这具女性化石可能是一个矮人部落成员的遗骸,而这位女性可能是一名“小脑畸形症”患者,因此脑容量偏低。矮人又称俾格米人,是一种平均身高低于127厘米(5英尺)的人种。据《自然》杂志报道,美国多个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与化石发现者利用计算机X射线断层摄影术对化石颅骨进行了扫描,然后根据扫描图像制造出“弗洛勒斯人”的脑部模型。接着,科学家又将该模型与黑猩猩、直立人、矮人、智人以及一个“小脑畸形症”患者的脑部模型进行了比较。从大脑结构判断,该化石的主人既不是“小脑畸形症”患者,也不属于矮人,而是直立人的“远房亲戚”,从而证明了“弗洛勒斯人”化石的科学价值。 另外,从化石的脑部模型看,该人种的脑前叶已经非常发达。由于这个区域控制大脑的推理能力,因此证明了科学家此前的推断,即“弗洛勒斯人”能够制造一些精巧工具,这也与科学家在化石周围找到一些工具的事实相吻合。 弗洛勒斯人-特征 弗洛勒斯人(左)和现代人头骨比较 这种“弗洛勒斯人”拥有一个他们前
【详细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