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支公的详细解释,支公的拼音及基本释义

支公

【拼音】zhī gōng

【英文】 -

【基本释义】 (一)、即晋高僧支遁。字道林,时人也称为“林公”。
(二)、泛称高僧。

【详细解释】

(一)、即 晋 高僧 支遁 。字 道林 ,时人也称为“林公”。

河内 林虑 人,一说 陈留 人。精研《庄子》与《维摩经》,擅清谈。当时名流 谢安 、 王羲之 等均与为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支道林 常养数匹马。” 余嘉锡 笺疏:“《建康实録》八引《许玄度集》曰:‘ 遁 字 道林 ,常隐 剡东山 ,不游人事,好养鹰马,而不乘放,人或讥之, 遁 曰:“贫道爱其神骏。”’” 明 高启 《南峰寺》诗:“悬灯照静室,一礼 支公 影。”

(二)、泛称高僧。

唐 李白 《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诗:“卓絶道门秀,谈玄乃 支公 。” 宋 苏轼 《书辨才白雪堂壁》诗:“不辞清晓叩松扉,却值 支公 久不归。”

【分字组词】 公组词 支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