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在开头的词语
  • 律动 有节奏地跳动;有规律地运动:脉搏在律动。天体律动不已。古城伴着现代化的律动呈现出新的面貌。
  • 律条 (一)、法律条文:触犯律条。(二)、泛指准则:做人的律条。
  • 律吕 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各管的管径相等)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做“律”;成偶…
  • 律令 法律条令;法令。
  • 律诗 近体诗的一种。全首八句。每句五言的称五言律诗,七言的叫七言律诗。其中三四两句和五六两句必须对仗。每句之内,句与句之间平仄调配…
  • 律宗 我国佛教宗派之一,唐代道宣所创,以注重戒律著称。
  • 律律 山高峻貌。
  • 律手 掌握格律的能手。
  • 律服 守小乘戒律的人所穿的法衣。
  • 律斩 依法斩决。
  • 律僧 持守戒律的僧人。
  • 律堂 僧徒坐禅修戒的佛堂。
  • 律历 亦作“律歷”。亦作“律厤”。指乐律和历法。
  • 律格 (一)、指戒律。(二)、格律。
  • 律仪 (一)、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二)、法律的礼节。
  • 律本 律吕之本,指黄钟。古以黄钟为十二律之本,其余十一律皆据之以生。
  • 律厤 见“律历”。
  • 律文 法律条文。
  • 律藏 佛教经典中关于戒律的著作的总称。
  • 律切 切合格律。
  • 律义 疏解律令的意义。宋 时一度为考试科目之一。《宋史·选举志一》:“﹝ 太平兴国 ﹞八年,进士、诸科始试律义十道,进士免帖经。明…
  • 律法 (一)、法律。(二)、律吕的法则。(三)、指格律。(四)、规律。
  • 律例 法律和判例。补充成文法律的犹太口传法律或成文和口传法律的总称或任何特别法律,或法律古抄本说明的总体。
  • 律典 法典;律条。昆曲《十五贯》第四场:“律典上,字字如铁载分明。”川剧《谭记儿》第五场:“谁教你强夺人妻违律典?”
  • 律度 (一)、古代计度,皆出于黄钟之律,故称律度。度指长短,即分、寸、尺、丈、引。也包括计算容积、重量。《左传·文公六年》:“著之…
  • 律尺 古代用以制定乐律的度尺。以黄钟律的管长为准,以累黍为法。相传 黄帝 命 伶伦 造律之尺,一黍之纵长,命为一分,九分为一寸,共…
  • 律学 (一)、古代传授法律知识的学校。晋 始置律学博士,转相教授。后秦 姚兴 设律学于 长安,召各郡县散吏入学,成绩优良者选任郡县…
  • 律人 (一)、衡量他人。(二)、约束他人。
  • 律风 《汉书·律历志上》:“至治之世,天地之气合以生风;天地之风气正,十二律正。”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律得风气而成声,风和乃…
  • 律赋 指有一定格律的赋体。其音韵谐和,对偶工整,于音律、押韵都有严格规定。为 唐 宋 以来科举考试所采用。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四…
  • 律管 (一)、亦称“律琯”。(一)、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定音器具。《六韬·五音》:“夫律管十二,其要有五音:宫、商、角、徵、羽。”…
  • 律科 法令条文。《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 永泰 元年﹞冬十月己未,詔删省律科。”
  • 律院 僧徒讲解戒律的房舍。泛指寺院。
  • 律体 律诗的体裁。
  • 律坐 亦作“律座”。见“律座”。
  • 律候 谓律管候气。
  • 律行 (一)、指僧徒持守戒律的行为。(二)、谓僧徒按戒律实践。
  • 律纪 纪律。汪东《革命今势论》第三:“去年 萍 醴 之师,今岁 钦 廉 之役,无西无东,皆濡丹染墨,以为纪载,赞嘆其军律纪之整肃,…
  • 律准 古人奏乐时,用以测定声调高低、使发音准确无误的乐器。
  • 律座 佛教称讲解戒律的人的讲席。
  • 律师 在案件中为委托人辩护、代理诉讼及处理平常法律业务的人员
  • 律均 古乐的十二律与五韵。均,“ 韵 ”的古字。《文选·张衡<思玄赋>》:“考治乱於律均兮,意建始而思终。”旧注:“律,十二律。”…
  • 律讽 指律诗中的讽喻诗。 宋 洪适 《<元氏长庆集>原跋》:“声势沿顺、属对稳切者,为律诗,以七言、五言为两体;稍存寄兴、与讽为流…
  • 律魁 高大貌。律,通“ 垒 ”。《楚辞·刘向<九叹·忧苦>》:“偓促谈於廊庙兮,律魁放乎山閒。” 王念孙 《读书杂志馀编下·楚辞》…
  • 律己 克制、把握自己律己要严,对人要宽
  • 律贯 指法律系统。《荀子·成相》:“臣谨脩,君制变,公察善思论不乱,以治天下,后世法之,成律贯。” 杨倞 注:“律贯,法之为条贯也…
  • 律身 犹律己。 唐 杜牧 《卢搏除庐州刺史制》:“故行令不如行化,律人不如律身。” 唐 黄滔 《华岩寺开山始祖碑铭》:“晦迹樵客,…
  • 律家 指研究佛教经义的人。 清 恽敬 《<楞伽经>续书后》:“夫知之体,宏深浩渺如是。若於能之体尺寸推之,必有可敌《楞伽》斯义者,…
  • 律乘 戒律的教义。 唐 善生 《送玉禅师》诗:“飘然无定迹,迥与律乘违。”
  • 律则 犹律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贼情汇纂·伪律》:“又伪 燕王 秦日纲 所出告示,亦载应斩罪多款,谓之律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