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掩星
【拼音】-
【英文】 -
【基本释义】 月掩星-简介 月掩星,是一种与日月食相似的特殊天象。月亮在天空中每月移动一周,每小时约向东移动半度多,相当于月亮的视角直径。月亮移动时常常会将恒星或行星掩蔽起来,这种现象称为月掩星。观测月掩星可以测定观测者的地理坐标,测定太阳视差及月亮位置等等,是天文爱好者感兴趣的观测项目之一。 日食是由于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又恰好在一条视线上引起的。同样的道理,当月亮遮住的天体是遥远的星星时,这种现象就叫月掩星。月亮也能掩行星,叫月掩行星。行星也能掩恒星,叫做行星掩星。它们都是比较少见的天象。 一般而言,掩蔽者较被掩者的视面积要大。(若相反者则称为“凌”,如金星凌日,“凌”有以小欺大的意思。)有天文爱好者认为日食也是月掩星的一种。 月掩星-特点 月球在围绕地球运行期间,经常会掩蔽背景的恒星。由于月球没有大气,恒星的视面积又非常微小,因此,被掩恒星会近乎一瞬间的消失或重现于月面边缘。大多数观测者都会选择在月球暗面边缘发生的掩星现象来观测,因为月球的光芒不会影响观测与计时。 由于月球轨道倾斜于黄道,任何黄经小于6.5°的恒星皆有机会被掩,这些恒星中有4颗属于1等星,包括轩辕十四、角宿一、心宿二及毕宿五。由于岁差,北河三亦曾属于有机会被掩的恒星之一,但现时月球不再通过该星。 在掩带边缘(称为南限或北限)数千米的地区,当月球不规则的边缘掠过恒星的时候,观测者会看见恒星数度消失及重现,称为掠掩。由于观测掠掩能间接得出月面边缘的准确地形,因此比一般月掩星更具科学价值,现象本身亦更具可观性。 天文学家(更多是天文爱好者)会对月掩星现象准确计时,精度达至几分之一秒的观测较有科学价值,尤其是可以用来增加月球地形的测量精度。对月掩星作光度测量更可以发现一些难以用望远镜分解的密近双星。此外,由于早期射电望远镜的空间分辨率不足,天文学家亦需要仰赖月掩射电源来求出射电源的准确位置。 从地球观看,一年总会发生好几次月掩行星的现象。由于行星具有一定的视面积,因此掩带旁边的地区可见行星一部分被月球缓缓遮蔽。 月掩星-分类 月掩星和日食一样,不同地点发生的时间和情况是不一样的。月掩星分为月掩恒星、月掩行星两种。 月掩恒星 月掩恒星不仅具可观性,原来它更可以让我们更准确预测月球的运动、测量月面边缘地区的地形、提高被掩恒星的位置精度、侦测出恒星的密近伴星等等,是非常具有科学价值的。 月掩行星 月亮能掩行星
【详细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