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呋喃丹的详细解释,呋喃丹的拼音及基本释义

呋喃丹

【拼音】-

【英文】 -

【基本释义】 化学名词解释: 呋喃丹,分子式为C12H15NO3,是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和杀线虫剂。纯品为白色结晶,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水解速度随pH值和温度的升高而加快。1963年由美国创制,1967年推广。 呋喃丹 - 性质 呋喃丹,分子式为C12H15NO3,白色结晶。33℃的蒸气压为2.66×-6kPa。在丙酮中的溶解度15%,乙腈中14%,苯中4%,环己酮中9%,二甲基亚砜中25%,二甲基甲酰胺中27%,甲基吡咯烷酮中30%。无腐蚀性,对热;光;酸均稳定,但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无味,无臭。在中性、碱性条件下较稳定,在碱性介质中易水解失效。pH值5.2时半衰期为1600d(25℃);pH值7时半衰期为28d(28℃);pH值9时半衰期为7h(26℃)。[1] 呋喃丹 - 制备方法 邻硝基酚与3氯异丁烯反应,生成2-异丁烯氧基硝基苯,然后在175~190℃进行克莱森转位重排,150~190℃环化反应(三氯化铁为酸性催化剂),生成2,3-二氢-2,2-二甲基-7-硝基苯并呋喃,加氢还原后,再在室温或低温、硫酸和亚硝酸钠存在下进行重氮化反应,加热水解成7-羟基苯并呋喃,再同甲基异氰酸酯反应,制得克百威。一般制成75%母粉,加工成颗粒剂。 呋喃丹 - 主要用途 呋喃丹是氨基甲酸酯类广谱内吸杀虫杀螨杀线虫剂,可用于多种作物防治土壤内及地面上的300多种害虫和线虫。并有缩短作物生长期;促进作物生长发育从而有效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呋喃丹对昆虫的致毒方式,主要是内吸杀虫作用。药剂施于土壤作物的根基部分,根系吸收后随水分输送到茎叶部,以达到治虫的目的;呋喃丹还有触杀作用。用于防治棉花蚜虫,水稻,玉米根虫,对水稻;玉米;花生等作物大部分害虫有效。[3] 呋喃丹 - 使用方法 (1)防治棉花苗期害虫:每亩用3%颗粒剂1.5~2公斤,与种子同时撒入沟内,或用3%颗粒剂拌干棉籽,用药量为药1份、棉籽4份。 (2)防治烟草田害虫:防治烟草的烟蚜、根结线虫、小地老虎、蝼蛄等害虫,于烟苗移栽时,用3%颗粒剂,每穴撒1—1.5克。 (3)防治水稻田害虫:防治稻螟、飞虱、蓟马、叶蝉、稻瘿蚊等害虫,每亩用3%颗粒剂1.5~2公斤,对细沙15公斤,拌匀撤于水面;在陆稻田每亩用3%颗粒剂2~2.5公斤,与稻种同时播下。 (4)防治大豆田害虫:防治蚜虫、豆杆蝇及孢囊线

【详细解释】 -

【分字组词】 丹组词 呋组词 喃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