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锯末胶囊的详细解释,锯末胶囊的拼音及基本释义

锯末胶囊

【拼音】-

【英文】 -

【基本释义】 锯末胶囊 -简介 锯末胶囊是指用锯末、粗糠和面粉做原料,制成的胶囊,这些胶囊用于冒充多种药品,并通过互联网在全国销售。假药作坊用印有不同药名的封塑铝箔纸,把灌装好的胶囊封装成板,然后再装入不同的药盒,“锯末”胶囊摇身一变,就能成为几百种具有各种功效的药品,可谓是“万能”胶囊。 假药 假药外包装印刷精良,上面印有“OTC”、“国药准字”等标识。记者剥开一粒,稍用力就把胶囊捏碎了。“胶囊外壳一般用糯米制成,部分用塑料制造。胶囊填充物主要是锯末、粗糠和面粉。”负责此案侦破工作的行动大队副队长代俊说。 在销毁现场,记者见到了制假用的塑封机和灌装机等设备。这些设备构造简单,占地小,隐蔽性强,单人就能操作。两个犯罪分子相互配合,一天就能灌装、压板约120万粒、10万板、5万盒假药。造假作坊还能相互串货,发往北方的多冒充强身健体的补药,南方则多为祛湿、消炎药。 为让这些胶囊达到跟真品媲美的“卖相”,犯罪分子在包装上下功夫,用的都是比较好的材料。胶囊在封装前还需经过除尘、抛光等工序。 经济驱动 假药买入之后再转手,可从中谋取巨额利润。制造一板12粒装的假胶囊,成本仅3毛钱,批发价为4毛至3元,最终通过采购商转手至药店后,销售出去的价格则高达10多元,利润高达30倍以上。 一些假药通过不法途径堂而皇之地登上药店货架。据介绍,国内有些药店为了经营,将柜台出租或承包给了第三方。由于监管不严出现管理上的漏洞,也让假药钻了空子,最终导致消费者在正规药店也买到了假药。 相关案件 2010年6月,荆州一位姓李的药商在网上购买了用于治疗胃病和前列腺疾病的7种知名品牌药品,价值4000多元。当他拆开包装后,发现大部分药品既无生产日期,也无批号,随即向荆州市药监局举报。 鉴于案件的复杂性,公安部将此案列为了督办案件。 2011年3月10日湖北荆州市公安局和药监局联合销毁了缴获的标值百余万元假药,涉案的2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此案涉及金额超过千万元,公安部门已缴获的药品仅占总额的十分之一,大部分假药已经售往全国各地。 案件涉及药品多、辐射地域广、涉案金额大,被称为湖北假药“第一大案”。

【详细解释】 -

【分字组词】 囊组词 末组词 胶组词 锯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