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支
【拼音】dù zhī
【英文】 -
【基本释义】 (一)、原意是量入为出。旧指管理财政收支的官。
(二)、指财政。
【详细解释】
(一)、规划计算(开支)。
《礼记·王制》“五穀皆入,然后制国用” 汉 郑玄 注:“制国用,如今度支经用。”《北齐书·唐邕传》:“比及 武平 之末,府藏渐虚, 邕 度支取舍,大有裨益。”
(二)、指经费开支。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田制一》:“ 汉 之 武帝 ,度支不足,至于卖爵、贷假、榷酤、算緡、盐铁之事,无所不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蕙芳》:“女笑曰:‘婢来,亦不费母度支,皆能自得食。’”
(三)、官署名。
魏 晋 始置。掌管全国的财政收支。长官为度支尚书。 南北朝 以度支尚书领度支、金部、仓部、起部四曹。 隋 开皇 初改度支尚书为民部尚书。 唐 因避 太宗 李世民 讳,改民部为户部,旋复旧称。参阅《通典·职官五》、《文献通考·职官六》、《唐会要·尚书省诸司下》。
(四)、指经商。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朱闲泉诗》:“ 仁和 朱闲泉 司训, 青湖先生 之子也。工诗善画,久困塲屋,遂改习度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