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在开头的词语
  • 铜子儿 铜圆。
  • 铜爵妓 见“铜雀妓”。
  • 铜驼巷 即 铜驼街。
  • 铜仗子 仪仗队使用的铜制兵器。亦指执这种兵器的卫士。
  • 铜台瓦 见“铜雀瓦”。
  • 铜竹律 铜律和竹律。古代用以定音或候气的管状仪器。《晋书·律历志上》:“ 泰始 十年,中书监 荀勗 、中书令 张华 出御府铜竹律二十…
  • 铜虎符 汉 代发兵所用的铜制虎形兵符。后亦借指官印。《史记·孝文本纪》:“九月,初与郡国守相为铜虎符、竹使符。”裴駰 集解引 应劭 …
  • 铜印池 铜制的装有印泥、印色的盒子。
  • 铜鼓钗 叩击铜鼓的大型金银钗。《资治通鉴·后周太祖显德元年》“因 虔朗 献铜鼓数枚於 王逵”元 胡三省 注:“谿峒诸蛮,铸铜为大鼓,…
  • 铜活字 铜制的印刷活字。公元1403年,朝鲜 已开始大量铸造铜活字印书。制法先用黄杨木刻字,翻成砂模,注入铜液成字。中国 明 代 弘…
  • 铜牙弩 用铜制机栝发箭的弓。
  • 铜兽符 即铜虎符。
  • 铜章吏 见“铜符吏”。
  • 铜坐龙 铜坐龙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龙取坐姿,左前肢高举,与左后肢间有腾云相连。右前肢着地,与右后肢相接。尾部翘起外卷,前肢长…
  • 铜壳子 铜元。
  • 铜四开 方言。旧时称面值为一分之铜币。
  • 铜冶炼 工信部28日发布了《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指出,新建和改造利用铜精矿和含铜二次资源的铜冶炼企业,冶炼能力须在10万吨/年及以上…
  • 铜牙利 弓上的铜制机栝。
  • 铜嗓子 嗓音浑厚洪亮的喉咙。
  • 铜驼市 借指 洛阳。唐 李端《妾薄命》诗之二:“玉垒城边争走马,铜驼市里共乘舟。”参见“铜驼街”。
  • 铜版画 版画的一种,在以铜为主的金属版上刻画或腐蚀成图形,再印在纸上。
  • 铜龙门 汉 太子宫门名。门楼上饰有铜龙。亦借指帝王宫阙。《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属叨 金马 署,又点 铜龙门。”刘良 注…
  • 铜豌豆 比喻老门槛、风月中人。是 宋 元 时勾栏中对于老狎客的切口。
  • 铜匠鸟 印度、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各岛产的一种具有铃声般的特殊鸣声的赤胸拟啄木鸟。
  • 铜面具 古代将士出征时常戴之以作防护和威慑敌人的铜制面具。
  • 铜龠尺 量具。古时用以度量黄钟之管和它的直径。
  • 铜马祠 即 汉光武帝 刘秀 庙。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 漳水 ﹞又逕 铜马祠 车,汉 光武庙,更始 三年秋,光武 追 …
  • 铜兵符 即铜虎符。
  • 铜川市 在陕西省中部、渭河平原北部,咸铜铁路通此。1958年设市。人口42.8万(1995年)。盛产煤炭。有煤炭、陶瓷、水泥、机械、…
  • 铜壶门 宋 时 成都 铜壶阁 附近门名。
  • 铜雀砚 从 三国 魏 铜雀台 遗址掘取古瓦研制的砚台。后遂为砚台的美称。
  • 铜锤手 金庸作品中的武功其中之一。
  • 铜浑仪 即浑天仪。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八:“元祐 四年三月己卯,铜浑仪新成,盖 苏子容 所造也,古谓之浑天仪。”亦省称“铜浑”。唐…
  • 铜鞮曲 即《白铜鞮歌》。也称《襄阳蹋铜蹄》。乐府清商曲名。
  • 铜盆帽 即拿破仑帽。一种以 拿破仑 命名的椭圆阔边的帽子。
  • 铜版纸 加工纸的一种。用白色颜料及胶黏剂等调制而成的涂料,涂布于铜版原纸的表面,经超级压光而成。根据用途,有双面和单面铜版纸。纸质洁…
  • 铜爵楼 楼阁名。在 铜雀台 上。
  • 铜雀妓 (一)、亦作“铜爵妓”。指三国魏曹操的歌舞妓。(二)、乐府平调曲名。又名“铜雀臺”。
  • 铜鱼使 指刺史。
  • 铜驼街 地名。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故 洛阳城 中。以道旁曾有 汉 铸铜驼两枚相对而得名。为古代著名的繁华区域。《太平御览》卷一五八…
  • 铜龙馆 饰有铜龙的馆舍。太子之宫,亦借指帝王宫廷。
  • 铜螺丝 螺丝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业必需品:如照相机、眼镜、钟表、电子等使用之极小螺丝;电视、电气制品、乐器、家具等之一般螺丝;至…
  • 铜角子 铜元。如:我身上还带了九个银角子和十五个铜角子。
  • 铜生斯 即铜四开。
  • 铜陵市 在安徽省南部、宁铜铁路终点,滨临长江。1956年设铜官山市,1958年改铜陵市。人口31.8万(1995年)。有铜陵铜矿,是…
  • 铜爵台 见“ 铜雀臺 ”。
  • 铜氨丝 将纤维素溶解在氢氧化铜的氨溶液里制成的人造丝,纤维很细。
  • 铜乐队 见“ 铜管乐队 ”。
  • 铜马帝 即 汉光武帝 刘秀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击铜马於 鄡 ……悉将降人分配诸将,众遂数十万,故 关西 号 光武 为 …
  • 铜雀瓦 铜雀台 的瓦。后人取而制为砚,因代指砚台。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铜雀台瓦》:“ 相州 , 魏武 故都。所筑 铜雀臺 ,其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