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在开头的词语
  • 道徒 道教或某种宗教迷信组织的参加者。如:他原来是一贯道的道徒,后来宣布退道了。
  • 道籍 道教的典籍。赵家焯《<道教大辞典>序》:“正一法师 李叔还 大居士,秉此毅力,竭十载穷年累月之功,蒐集有关道籍者,五千六百馀…
  • 道统 宋、明理学家称儒家学术思想授受的系统。他们自认为是继承周公、孔子的道统的。
  • 道簪 道士的发簪。
  • 道儒 道家与儒家的合称。
  • 道衢 大路。
  • 道亡 (一)、在途中逃亡。(二)、死于道路;死于途中。(三)、南朝梁鼓吹曲名,沉约作。
  • 道宣 称说;宣扬。
  • 道骨 修道者的气质。
  • 道从 (一)、道旁;路侧。(二)、前导后卫。
  • 道旧 谈论往事;叙说旧情。
  • 道藩 指铨选人才和考察官吏的机构。
  • 道像 道教始祖 老子 的像。《宣和遗事》前集:“政和 三年夏四月,玉清 和阳宫 成,即 福寧殿 东诞圣之地作宫,至是成,奉安道像,…
  • 道纪 (一)、道的规律。(二)、道纪司的官员。
  • 道尹 官名。民国 三年置,为一道之行政长官,管理所辖各县的行政事务。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三篇:“赵尔丰 是有名的杀人狂,四川 人叫…
  • 道兄 对僧道者流的敬称。
  • 道志 (一)、言志;表达情志。(二)、引导、劝导其心志向善的方面发展。
  • 道命 遭际;命运。
  • 道旗 又名路旗、灯杆旗。一般是指安置于道路两侧、活动场馆附近的路灯灯杆等物体上的广告、宣传媒体。属于户外广告媒体的一种。
  • 道境 指人各方面的修养所达到的境地。
  • 道训 谓道之准则。
  • 道公 道公又叫师公、布麽,是活跃于壮族民间的神职人员。
  • 道止 中道而止。
  • 道艺 (一)、亦作“道蓺”。指学问和技能。(二)、指道士、方士修炼长生之术。
  • 道真 谓道德、学问的真谛。
  • 道话 (一)、攀谈;搭话。(二)、有关习佛修道的谈话。
  • 道拜 屈膝之拜礼。
  • 道日 指修养达到崇高境界之日。
  • 道力 因修道而得之功力。 南朝 梁元帝 《香炉铭》:“苏合氤氲,非烟若云,时穠更薄,乍聚还分,火微难尽,风长易闻,孰云道力,慈悲所…
  • 道韵 指气韵;气质。
  • 道治 (一)、修治道路。(二)、以道家之教义治理国家。
  • 道奥 (一)、学问、学识之深奥处。《后汉书·列女传·袁隗妻》:“﹝ 远隗 ﹞问曰:‘南郡君 学穷道奥,文为辞宗,而所在之职,輒以货…
  • 道装 亦作“道粧”。亦作“道妆”。道教徒或佛教徒的装束和打扮。
  • 道质 仙家之气质。
  • 道庵 寺庙。多为尼姑所居。
  • 道位 道学用语,指修道之阶位。
  • 道流 (一)、某种主张、教义的流布。(二)、指道家。(三)、道士之辈。(四)、指道教。
  • 道实 (一)、治国之道的实际内容。(二)、符合实际道理。
  • 道迎 导致;引迎。《汉书·武五子传论》:“ 千秋 材知未必能过人也,以其销恶运,遏乱原,因衰激极,道迎善气,传得天下人之祐助云。”…
  • 道疏 道士拜忏时焚化的祝告文,上写主人姓名及拜忏缘由等。
  • 道望 令誉;好声望。
  • 道法 (一)、道理法度。《管子·法法》:“明王在上,道法行於国,民皆舍所好而行所恶。”《荀子·致士》:“无土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
  • 道员 即道台。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温绍原 ﹞积功擢道员,充 江南 大营翼长,仍留防 六合 。” 易宗夔 《新世说…
  • 道字 (一)、吐字;咬字。(二)、一种将字拆开的文字游戏。
  • 道氅 道士穿的外套。
  • 道宇 犹道观。
  • 道赚 犹唱赚。古时的一种说唱艺术。
  • 道会 (一)、信道教者的集会。(二)、清代县级道教机关的主管官吏。
  • 道考 犹道试。
  • 道趣 修道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