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在开头的词语
  • 徵敛 亦作“徵歛”。犹征收。《周礼·地官·里宰》:“以待有司之政令,而徵敛其财赋。”唐 元结《舂陵行》:“供给岂不忧,徵敛又可悲。…
  • 徵验 (一)、证据;事实根据。汉 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今上所考视,其为古文旧书,皆有徵验,外内相应,岂苟而已哉!”南朝 梁 …
  • 徵歌 谓征招歌伎。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之二:“选妓随雕輦,徵歌出洞房。”《剪灯新话·滕穆醉游聚景园记》:“徵歌调《玉树》,閲舞按…
  • 徵赋 征收。《韩非子·显学》:“徵赋钱粟以实仓库、且以救饥饉备军旅也,而以上为贪。”
  • 徵理 召见审问。《元典章·吏部四·告叙》:“於内若有侵欺係官钱粮等物,必须徵理,及被问公私事务纔候归对了毕,於解由内明白开写追问始…
  • 徵车 古代征召贤达使用的车子。清 方文《送刘孔安北上》诗:“大云起幽壑,徵车来何迟!”清 顾景星《<楝亭诗钞>序》:“不佞徵车来 …
  • 徵逐 (一)、谓交往过从。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徵逐。”宋 韩维《送孔先生还山》诗:“蚕桑事未…
  • 徵辟 谓征召布衣出仕。朝廷召之称征,三公以下召之称辟。《后汉书·儒林传下·蔡玄》:“学通五经,门徒常千人,其著録者万六千人,徵辟并…
  • 徵币 指古代婚礼行纳征礼时男方送给女方的礼物。《后汉书·皇后纪下·桓帝懿献梁皇后》:“结婚之际,有命既集,宜备礼章,时进徵币。”李…
  • 徵候 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征兆。郁达夫《迷羊》五:“电灯亮起来了,远远传来的旅馆前厅的杂沓声,大约是开晚饭的征候。”魏巍《东方》第…
  • 徵召 征求召集。《汉书·元帝纪》:“今不良之吏,覆案小罪,徵召证案,兴不急之事,以妨百姓。”南朝 梁 陶弘景《周氏冥通记》卷一:“…
  • 徵诣 召往。
  • 徵科 1.征收赋税。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上考功第, 城 ( 阳城 )自署第曰:‘抚字心劳,徵科政拙,考下下。’” 明 李…
  • 徵购 指国家根据法律向生产者或所有者购买农产品、土地等。 赵树理 《三里湾》十五:“为了公共事业征购私人的土地是可以的。”《198…
  • 徵要 犹证据。要,核实之辞。《三国志·魏志·毛玠传》:“説臣此言,必有徵要。乞蒙 宣子 之辨,而求 王叔 之对。”
  • 徵询 征求询问。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附录》:“ 法国 也愿出卖枪炮并派人传授制造法, 咸丰帝 很满意,征询 曾国藩 意见。” …
  • 徵舒 古美女名。《文选·枚乘<七发>》:“使 先施 、 徵舒 、 阳文 、 段干 、 吴娃 、 閭娵 、 傅予 之徒,杂裾垂髾,目…
  • 徵龙 道家五行神之一。《文选·郭璞<游仙诗>》“奇龄迈五龙” 李善 注引《遁甲开山图》 荣氏 解:“五龙,皇后君也,昆弟五人,皆人…
  • 徵令 1.征召及施令。《周礼·天官·宰夫》:“掌百官府之徵令。” 郑玄 注:“徵令,趋走给召呼。” 汉 贾谊 《新书·解悬》:“蛮…
  • 徵催 征收催逼。
  • 徵兰 谓取验于兰。语出《左传·宣公三年》:“ 郑文公 有贱妾曰 燕姞 ,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 伯儵 。余,而祖也,以是为尔子……
  • 徵君 征士的尊称。《后汉书·黄宪传》:“友人劝其仕, 宪 亦不拒之,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年四十八终,天下号曰徵君。” 晋 皇甫…
  • 徵贿 求取贿赂。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遗亲攘美之罪,徵贿鬻笔之愆, 公理 辨之究矣。”
  • 徵符 预兆与征验。《后汉书·袁绍传》:“览古今之举措,覩兴败之徵符。”
  • 徵兵 1.征调军队。《史记·项羽本纪》:“徵兵 九江王 布 , 布 称疾不往,遣将将数千人行。” 隋 薛道衡 《出塞》诗之二:“边…
  • 徵怨 招怨。《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其委诸伯父,使伯父实重图之,俾我一人,无徵怨於百姓。” 杜预 注:“徵,召也。” 汉 王符 …
  • 徵表 1.特征,表象。《吕氏春秋·观表》:“圣人之所以过人以先知,先知必审徵表,无徵表而欲先知, 尧 舜 与众人同等。”2.犹揭示…
  • 徵派 收税派捐。《明史·葛守礼传》:“畿辅、 山东 流移日众,以有司变法乱常,起科太重,徵派不均。”
  • 徵订 出版、发行机构向单位或个人征求订购或订阅出版物。如:《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复习丛书》征订工作已经开始,全国新华书店自19…
  • 徵摄 收捕;缉捕。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淮 妻,太尉 王凌 之妹,坐 凌 事当并诛,使者徵摄甚急。”《北史·…
  • 徵调 征集、调用人员或物资等。《后汉书·杜诗传》:“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餘徵调,竹使而已。”《金史·卢亨嗣传》:“是时兵兴,徵调烦…
  • 徵漕 征收漕粮。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康熙 中, 江 南有徵漕之案,官吏伏法者数人。”
  • 徵知 古代哲学概念。谓通过“心”的思维活动,对耳、目、鼻、口等感官得来的认识进行分类、辨别、取舍,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荀子·正名…
  • 徵声 谓访求歌者;招歌者唱歌。 南朝 宋 鲍照 《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选色遍 齐 代 ,徵声帀 卭 越 。” 钱仲联 补…
  • 徵据 犹证据。《宋书·范晔传》:“卿与 谢综 , 徐湛之 、 孔熙先 谋逆,并已答款,犹尚未死,徵据见存,何不依实。”《旧唐书·卢…
  • 徵用 1.征召任用。《史记·儒林传序》:“ 孝惠 、 吕后 时,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 孝文 时颇徵用,然 孝文帝 本好刑名之言。”…
  • 徵徭 赋税和徭役。 清 唐孙华 《进呈御览诗一百韵》:“边地勤输輓,徵徭念践更。”
  • 徵情 犹言抒发感情。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诗集>序》:“先生於书无所不读,函盖充周,不见涯涘,而举其所閲歷与覩记者,往往即事以徵…
  • 徵聚 征募召集。 明 张时彻 《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时有 林融 者,徵聚义旅,兴復 宋 室。”
  • 徵货 贪求财货。 清 闵叙 《辑<广西志略>漫述》诗之二:“如何债帅皆徵货,多事中涓独总戎。”
  • 徵会 1.征召诸侯会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徵会讨贰。” 杜预 注:“徵召诸侯,将冬会于 温 。”《东周列国志》第三三回:“…
  • 徵朝 谓征召诸侯朝聘。《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回:“ 昭公 新立,欲修復先人之业,闻 齐侯 遣 晏婴 如 楚 修聘,亦使人徵朝於 齐 …
  • 徵吏 谓召用佐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又州郡徵吏,亦称为檄,固明举之义也。”
  • 徵课 征收赋税。 清 吴嘉纪 《海潮叹》:“堤边几人魂乍醒,只愁徵课促残生。”
  • 徵举 征召举荐。《后汉书·刘恺传》:“ 愷 性篤古,贵处士,每有徵学,必先巖穴。” 唐 韩愈 《薛公墓志铭》:“﹝公﹞忠厚而好学,…
  • 徵见 犹证实。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一章第四节:“因为其中有些是 周 器的滥入,也有是器盖不分,一器析而为两器的,…
  • 徵价 收取价款。 唐 韩愈 《论复盐法事宜状》:“若据口给盐,依时徵价,办与不办,并须纳钱……臣恐因此所在不安,百姓转致流散。”
  • 徵守 谓天子征召守国的诸侯。《周礼·春官·典瑞》:“珍圭以徵守,以恤凶荒。” 郑玄 注:“‘以徵守’者,以徵召守国诸侯,若今时徵郡…
  • 徵捕 召捕。《汉书·文帝纪》:“七年冬十月,令列侯太夫人、夫人、诸侯王子及吏二千石无得擅徵捕。”
  • 徵输 征收赋税。 明 区大相 《南行感怀》诗:“贡采山川竭,徵输井邑虚。” 清 吴伟业 《滇池铙吹》诗之二:“海内徵输归 六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