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在开头的词语
  • 三戾 指三种乖戾的癖性。
  • 三冗 宋 时指厢军和过多的官员、僧道。
  • 三加 (一)、古代男子行加冠礼,初加缁布冠,次加皮弁,次加爵弁,称为三加。《礼记·冠义》:“故冠於阼,以著代也。醮於客位,三加弥尊…
  • 三住 道家修炼以气住、神住、形住为“三住”。
  • 三墨 墨子 之后,墨 家分为三派,称三 墨。
  • 三俎 指猪、鱼、肉脯。
  • 三花 (一)、三花树的略称。(二)、三辫;三片。(三)、道教指人的精、气、神。(四)、宋苏轼《三朵花》诗序:“吾州有异人,常戴三朵…
  • 三法 (一)、古代三刺、三宥、三赦之法的合称。《周礼·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断民中。”…
  • 三何 南朝 梁 何逊、何思澄、何子朗 的合称。
  • 三陈 见“三阵”。
  • 三次 (一)、三回。如:去了三次。(二)、指朝、野、市三处。《国语·鲁语上》:“五刑三次。”韦昭 注:“次,处也。三次,谓朝、野、…
  • 三俊 古指具备刚、柔、正直三德的人。《书·立政》:“严惟丕式,克用三宅三俊。”孔颖达 疏:“三俊即是《洪范》所言刚克、柔克、正直三…
  • 三帀 见“三匝”。
  • 三丘 (一)、泛指大小山丘。(二)、指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
  • 三桑 (一)、传说中的三株桑树。《山海经·海外北经》:“欧丝之野 在 大踵 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三桑无枝,在 欧丝 东,其木长百…
  • 三袁 明 文学家 袁宗道、宏道、中道 兄弟三人的合称。
  • 三患 (一)、指多子有多惧之患,富有多事之患,寿有多辱之患。(二)、指君子所忧之三事:不得闻、不得学、不能行。(三)、指富贵所招致…
  • 三房 (一)、指明堂、明房、丹田之房。(二)、指同宗族分衍出来的三个支派。(三)、三房妻室。
  • 三岛 (一)、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亦泛指仙境。(二)、指日本。
  • 三闹 三街闹市的略称。古代刑人于市,因亦以“三闹”指刑场。元 孔学诗《东窗事犯》第三折:“臣捨性命沙场上战斗,臣出气力军前阵后,剗…
  • 三猛 旧时 云南 境内三个少数民族部落的合称。
  • 三衫 是我国僧尼们的服装之一。
  • 三百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 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
  • 三典 轻、中、重三种刑法。
  • 三镜 见“三鑑”。
  • 三衣 梵文Tricīvara的意译。佛教比丘穿的三种衣服。一种叫僧伽棃,即大衣或名众聚时衣,在大众集会或行授戒礼时穿着;一种叫郁多…
  • 三环 打击乐器,由3个铁环组成,用于乐器合奏或歌舞伴奏。
  • 三孽 见“三蘖”。
  • 三辰 指日、月、星。《左传·桓公二年》:“三辰旂旗,昭其明也。”杜预 注:“三辰,日、月、星也。”南朝 梁 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
  • 三惧 圣君治国应该戒惧的三件事。
  • 三疑 自疑、疑师、疑法。
  • 三检 谓三种检验之法。
  • 三隐 (一)、南朝宋周续之、刘遗民、陶渊明皆不应征命,号浔阳三隐。(二)、南朝梁刘訏、阮孝绪、刘歊皆不仕,时都下谓之三隐。
  • 三忧 三种可忧之事。指不知,知而不学,学而不行。
  • 三方 (一)、三个不同的方向,也指不同方向的三个地域。(二)、太平天囯避“皇”字讳,称三皇为三方。参见“三方五氏”。
  • 三曜 指日、月、星。
  • 三臡 指以麋、鹿、麇制成的三种肉酱。
  • 三径 亦作“三逕”。晋 赵岐《三辅决录·逃名》:“蒋詡 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 求仲、羊仲 从之游。”后因以“三径…
  • 三属 (一)、三次斟酒。(二)、指古代战士上身、髀部、胫部的铠甲相连以掩蔽全身。(三)、三度会盟。(四)、犹三族。
  • 三鳣 东汉 杨震 明经博览,屡召不应,有鹳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人谓蛇鳣为卿大夫服之象;数三,为三台之兆。后果位至太尉。事见《后汉…
  • 三纲 (一)、我国封建社会中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合称三纲。(二)、佛寺有上座、维那、典座,皆为主要职务,称三纲。
  • 三霭 画家 五代 李霭之、宋 王霭 元霭 的合称。
  • 三谣 指 唐 白居易 所作的《朱藤谣》、《蟠木谣》、《素屏谣》。
  • 三隧 (一)、犹言三道。指为将者必须具备的三项条件。(二)、远郊之地。隧,遂。(三)、三条通道。
  • 三右 指 周 朝六卿中的太宰、太宗、太士。参见“三左”。
  • 三正 (一)、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合称三正。(二)、指夏、殷、周三代。(三)、指中心朱色、次白、次苍的三色射靶。
  • 三斩 古代的酷刑。先斩足,次斩腰,后斩首,谓之“三斩”。《晋书·徐嵩载记》:“方成 怒,三斩 嵩,漆其首为便器。”《资治通鉴·晋孝…
  • 三杀 (一)、指上杀、下杀、旁杀。语本《礼记·丧服小记》:“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旁杀,而亲毕矣。”谓上至高祖,下至…
  • 三耦 二人为耦,三耦则六人。《仪礼·乡射礼》:“三耦,俟于堂西,南面东上。”郑玄 注:“司正既立,司射选弟子之中德行道艺之高者以为…
  • 三盆 同“三盆手”。元 刘闻《茧馆赋》:“后翼翼以祇承兮,曰三盆之有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