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在开头的词语
  • 正后 古代帝王嫡妻之称。
  • 正头 (一)、明 时廊房内主持收纳钱钞的人。明 沉榜《宛署杂记·廊头》:“本县每季轮委佐领官一员,总领其事;选之廊房内住民之有力者…
  • 正任 五代 时授官任职为正任,宋 时仅食俸禄而无实职。《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兴二年》:“元祐 初,减定除授正任已下,奉禄递损,物数…
  • 正冥 鸟名。
  • 正卒 (一)、周 代军制,每户出一人编成正式兵员,谓之正卒。《周礼·地官·小司徒》“以其餘为羡”唐 贾公彦 疏:“一家兄弟虽多,除…
  • 正长 (一)、谓君主或各级行政长官。《墨子·尚同中》:“方今之时,復古之民始生,未有正长之时。”《穀梁传·僖公十九年》:“上无正长…
  • 正藏 指心、肝、脾、肺、肾。
  • 正平 (一)、公正持平。(二)、谓心境平静。
  • 正绝 横流直渡。
  • 正会 皇帝元旦朝会群臣、接受朝贺的礼仪。
  • 正言 (一)、正面的话;合于正道的话。《老子》:“故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之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之主,正言若反。”河上公 注…
  • 正真 确实;名符其实。
  • 正御 谓供奉帝王的物品。
  • 正时 推历明时,使四时不失序,寒暑不失常,时事不悖乱。《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於始,举正於中,归餘於终。”杜预 注…
  • 正田 宋 时“良农”自耕的五十亩田。
  • 正卿 上卿。春秋 时诸侯国的最高执政大臣,权力仅次于国君。《左传·文公七年》:“子为正卿,以主诸侯,而不务德,将若之何?”《国语·…
  • 正谏 直言规劝。
  • 正线 铁路列车在城市间行驶所经的铁路线路。
  • 正典 (一)、正宗典籍。如儒家六经之类。(二)、国家颁定的典章制度。
  • 正配 正式配偶,正妻。
  • 正朝 (一)、君主受臣朝见的地方。(二)、谓治朝,视朝。(三)、正月一日。
  • 正清 正肃清明,不邪乱。《汉书·酷吏传·严延年》:“令行禁止,郡中正清。”《后汉书·五行志一》:“时中常侍 单超、左悺、徐璜、具瑗…
  • 正装 在正式场合穿的服装(区别于“休闲装”)。
  • 正志 (一)、正确的思想。(二)、正当的志向。(三)、端正志向。
  • 正分 (一)、正半,恰好一半。(二)、确定的标准。
  • 正服 (一)、古代礼仪所规定的正式服装。包括朝服、祭服、丧服。《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褻服”何晏 集解引 三国 魏 王肃 曰:“…
  • 正举 先秦 哲学用语。谓正确的举例或提法。
  • 正读 正音释义。
  • 正韵 (一)、音韵学术语。与“友韵”相对。(二)、《洪武正韵》的省称。
  • 正衙 唐 宋 时正式朝会听政的处所。唐 白居易《紫毫笔》诗:“臣有奸邪正衙奏,君有动言直笔书。”《旧唐书·地理志一》:“明堂 之西…
  • 正丁 旧称对国家有纳税和服役义务的成年人。《晋书·食货志》:“男女年十六已上至六十为正丁。”《旧唐书·高季辅传》:“正丁正匠,不供…
  • 正贡 谓正途出身的贡生。别于例贡(即捐纳取得的贡生)。《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我今年正贡须赴京廷试。”
  • 正币 指玉、皮、帛、刀、布等正式交易的货币。
  • 正容 (一)、使容颜仪态端庄严肃。(二)、端庄严肃的容颜仪态。
  • 正敕 正式敕命。
  • 正灯 指农历正月十五日灯节。
  • 正封 正其封地的疆界,使之合乎定分。《左传·昭公七年》:“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杜预 注:“封疆有定分。”
  • 正定 (一)、校订改正。(二)、端正而坚定。
  • 正干 (一)、主干;主体。(二)、正正经经地干。
  • 正相 即宰相。
  • 正夫 正卒,常备的徒卒。《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孙 使正夫助之。”
  • 正钞 公文的正式抄本。
  • 正女 贞女,贞洁的女人。
  • 正籍 (一)、文籍的正本。与“副籍”相对。(二)、指赋税。
  • 正寝 古代天子诸侯办事的地方。后泛指房屋的正室。参见〔寿终正寝〕
  • 正说 犹正论。
  • 正生 (一)、常性,人的自然习性。(二)、传统戏曲脚色名。在剧中扮演男主角。
  • 正思 谓合乎正道的思想、意念。
  • 正场 科举考试中的正试场次。
  • 正角 (一)、谓文艺作品里的主要人物。(二)、指在戏剧、电影中扮演主要人物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