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在结尾的词语
  • 昏墨 指官吏枉法妄为,贪赃受贿。语出《左传·昭公十四年》:“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夏书》曰,‘昏、墨、贼,…
  • 洒墨 挥毫书写、作画。
  • 手墨 亲手书写的墨迹。
  • 毡墨 毡与墨。模拓碑或古器物上字与图形的用具。亦用以借指拓本。
  • 天墨 天子的墨迹。
  • 剩墨 比喻零星散见的作品。
  • 闇墨 昏昧。
  • 粉墨 修饰。
  • 麋墨 指面色黧黑的人。
  • 竈墨 锅底烟煤。清 钱泳《履园丛话·鬼神·鬼皂隶》:“候鬼来时,以灶墨涂其面。”
  • 漆墨 黑漆。
  • 诗墨 题诗的墨迹。
  • 奚墨 指 唐 末造墨名家 奚鼐、奚超 父子所创制的一种优质墨。金 元好问《学东坡移居》诗之三:“谿石含餘润,奚墨凝幽香。”明 陶宗…
  • 苛墨 残酷贪婪。
  • 沓墨 贪污。
  • 渍墨 (一)、墨迹,字迹。(二)、积聚墨汁。
  • 儒墨 (一)、儒家和墨家。(二)、泛指多种学派。
  • 瘠墨 俭薄。
  • 宝墨 (一)、皇帝写的字。(二)、泛指珍贵的书画。
  • 赃墨 贪污纳贿。宋 洪适《乾道二年殿试策题》:“赃墨之刑,非不严而未能使人皆君子之行;钱穀之问,非不勤而未能使国有积年之储。”
  • 铅墨 笔墨。
  • 铜墨 (一)、铜印黑绶。《汉书·西域传下》:“责大禄、大吏、大监以 雌栗靡 见杀状,夺金印紫綬,更与铜墨云。”《北史·魏纪五》:“…
  • 膏墨 把毛笔蘸上墨,在砚台边上拖匀。
  • 慎墨 (一)、慎到和墨翟的并称。(二)、珍惜墨迹。
  • 副墨 (一)、指文字,诗文。(二)、副本。
  • 差墨 木工常用的名词,又叫叉墨。差:长度的差值;墨:用墨水画的标记。木工有时要用榫头连接不是垂直的木方,如凳子的‘八’字形的腿,需…
  • 诖墨 欺蒙毁谤。
  • 磨墨 磨墨是中国书法的优良传统,为中日韩三国书法家所推崇。
  • 青墨 青色和黑色。泛指各种色彩。
  • 削墨 正其绳墨。犹言规划。
  • 字墨 (一)、文墨,指文辞的情调。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十一》:“石田先生 已病亟,文恪 即遣人问之,石田 书一絶为谢……字墨…
  • 工墨 印制工本。《元史·食货志一》:“凡钞之昏烂者,至元 二年,委官就交钞库,以新钞倒换,除工墨三十文。三年减为二十文。”元 刘致…
  • 践墨 遵守法度,按照规矩。
  • 即墨 (1).复姓。 汉 有 即墨成 。见《汉书·儒林传》。(2).古地名。在今 山东 平度 东南。 战国 时为 齐 邑, 秦 置…
  • 闱墨 清代指把乡试、会试选出的文章编印成的文集 刊刻闱墨,务照原卷。——《清会典事例·礼部&…
  • 沈墨 无声无息。墨,通“ 默 ”。
  • 堆墨 谓点画肥重的大字。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书画》:“ 陈文惠公 善八分书,变古之法,自成一家,难点画肥重,而笔力劲健。能…
  • 拓墨 (1).拓取碑刻或器物上的文字、花纹、因用墨色,故称。 黄侃 《说文略说·论说文所依据下·字体之依据》:“当时拓墨之法未兴,…
  • 着墨 指用笔墨来叙述描述剧中这个人物着墨不多,却令人感到真实可信
  • 赭墨 服赭衣,受墨刑。指刑罚。
  • 雺墨 昏暗。 清 魏源 《皇朝武功乐府·天助师》:“维 萨尔滸 ,天地雺墨。我暗击明,敌明击黑。”
  • 翰墨 原指笔、墨,借指文章、书画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曹丕《典论·论文》
  • 石墨 一种质软、色黑、有光泽的碳素矿物,产状有六方晶体,也有叶片状或粒状块体,具导电性;用于制造铅笔、坩埚、电解的阳电极、润滑剂、…
  • 子墨 汉 扬雄 作品中虚构的人名。后借指文章、文辞。《文选·扬雄<长杨赋>序》:“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 翰林 以为主人, 子墨 …
  • 纸墨 (1).纸和墨。书写用具。《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岁时但贡纸墨而已。”《宣和书谱·陶弘景》:“无纸墨则至於以荻画…
  • 逃墨 叛离 墨翟 之道。《孟子·尽心下》:“逃 墨 必归於 杨 ,逃 杨 必归於儒。” 清 蒲松龄 《嘲雪灰禅师破戒》诗:“纵使离…
  • 徼墨 谓田猎时烧田的区域。
  • 刊墨 刻板印刷。 宋 叶适 《<播芳集>序》:“於是取近世名公之文,择其意趣之高远,词藻之佳丽者而集之,名之曰《播芳》,命工刊墨,…
  • 二墨 指 孤竹君 二子 伯夷 、 叔齐 。 孤竹 ,古国名,氏 墨胎 ,故称。 元 欧阳玄 《万竿烟雨图》诗:“森森万木种清和,奈…
  • 翠墨 色泽鲜明的墨;色泽鲜明的字迹。 宋 苏辙 《次韵子瞻题孙莘老墨妙亭》:“爱之欲取恨无力,旋揉翠墨濡黄繒。” 清 龚自珍 《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