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在结尾的词语
  • 总録 犹统领。《后汉书·冯勤传》:“帝益以为能,尚书众事,皆令总録之。”《南齐书·褚渊传》:“总録机衡,四门惟穆,谅以同规往古,式…
  • 谱録 (一)、即谱牒。(二)、中国古代图书分类中的一个类目。创始于宋尤袤的《遂初堂书目》。专收图谱之书,颇为庞杂,为后来的目录学家…
  • 注録 记载,登录。
  • 衿録 旧时指入泮的簿籍。
  • 杂録 (一)、古代史学体裁之一种。(二)、古人多以此为书名。如:《新唐书·艺文志二》有郑处诲《明皇杂録》二卷,房千里《投荒杂録》一…
  • 农録 指《神农本草经》。传说 神农氏 尝百草为医药以治疾病,并编录为书。
  • 内録 古官制有录尚书事,“内録”为其省称。
  • 课録 谓征收赋税。録,征收赋税的簿册。
  • 譔録 编集叙录。
  • 箸録 记载;记录。
  • 恤録 抚恤记功。
  • 摄録 拘捕。
  • 省録 (一)、省察。《后汉书·班超传》:“故 超 万里归诚,自陈苦急,延颈踰望,三年於今,未蒙省録。”(二)、视察并登记。《汉书·…
  • 越録 超越次第。《国语·吴语》:“今大国越録而造于弊邑之军垒,敢请乱故。”韦昭 注:“録,第也。”《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七年》:“…
  • 跋録 题跋收录。《四游记·八仙求文老子》:“吾今将原著经典,尽行跋録,藏之九重天外,不復与人世作舟楫矣。”
  • 书録 图书目录书法家名录。
  • 辑録 收集、摘录有关的资料或著作,编成书刊。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而凡 石氏 之所辑録,仅出於其门人之所记,是以大义虽…
  • 后録 称某些以“録”为书名的著作的续篇。如:《文献通考·经籍四四》著录有《闻见后录》二十卷。系 宋 邵博 继 邵伯温 《闻见前录》…
  • 督録 正式记录;讯视记录。《汉书·西域传下·车师后国》:“而 康居 、 大月氏 、 安息 、 罽宾 、 乌弋 之属,皆以絶远不在数…
  • 道録 负责道教事务的官员。 宋 高承 《事物纪原·道释科教·道录》:“《续事始》引《仙传拾遗》曰:‘ 隋文帝 始以 玄都观 主 王…
  • 传録 转抄,传抄。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杨大年 作文﹞每盈一幅,则命门人传録,门人疲於应命,顷刻之际,成数千言。” …
  • 附録 (1).将与正文有关的文章或资料缀于正文的后面。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二酉山房记》, 王长公 为余…
  • 存録 (1).存恤录用。《后汉书·李燮传》:“十餘年閒, 梁冀 既诛而灾眚屡见。明年,史官上言宜有赦令,又当存録大臣冤死者子孙。”…
  • 着録 (1).记录;记载。《后汉书·祭遵传》:“昔 高祖 大圣,深见远虑,班爵割地,与下分功,著録勋臣,颂其德美。” 唐 沉亚之 …
  • 笔録 (1).笔记一类的著作。如: 宋 魏泰 撰有《东轩笔录》。(2).用笔记录。 茅盾 《童年·父亲的三年之病》:“父亲口说,母…
  • 祖録 佛教禅宗所记祖师言谈的语录。 清 黄宗羲 《<山翁禅师文集>序》:“彼佛经祖録,皆极文章之变化。”
  • 要録 录要,辑要。常用作书名。如: 唐 张彦远 《法书要录》; 宋 汪藻 《靖康要录》; 宋 蒲处贯 《保生要录》。
  • 载録 (1).记载;记录。《三国志·吴志·周瑜吕蒙等传论》:“ 孙权 之论,优劣允当,故载録焉。”(2).引申为史文。 隋 王通 …
  • 整録 完整收录。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编序说:“《墨子·明鬼篇》里也整录了这篇文字,虽然有些大同小异的地方。”
  • 裒録 收集辑录。《新唐书·儒学传下·啖助》:“ 质 与其子 异 裒録 助 所为《春秋集註总例》,请 匡 损益。” 刘毓崧 《杜观察…
  • 历録 文采貌。《诗·秦风·小戎》“五楘梁輈” 毛 传:“楘,歷録也。” 孔颖达 疏:“‘楘,歷録’者,谓所束之处因以为文章歷録然。…
  • 摘録 摘要抄录;选取抄录。 明 钱德洪 《<传习录中>序》:“昔 南元善 刻《传习録》於 越 ,凡二册。下册摘録先师手书,凡八篇。…
  • 大録 (1).总录、总领。《汉书·于定国传》:“君相朕躬,不敢怠息,万方之事,大録於君。” 颜师古 注:“大録,总録也。”《孔丛子…
  • 叙録 记载。如同现代之图书提要。汉成帝时命光禄大夫刘向校中藏经传诸子诗赋,每一书成,向皆条列篇目,撮其指要,录而奏之,谓之叙録。今…
  • 翻録 (1).转相抄写。 明 袁庆麟 《<朱子晚年定论>跋》:“众皆惮於翻録,乃谋而寿诸梓。”(2).从原录音带或录相带等转录。
  • 贮録 储藏,收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母好食鐺底焦饭。 遗 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輒贮録焦饭,归以遗母…
  • 籍録 登记录用。 明 唐顺之 《常熟县二烈祠记》:“自古奸人篡窃,而其故臣不幸以才见籍録。于斯之时,彼有弃瑕用讐之图,而我有佯合观…
  • 酒録 酒纠。 清 无名氏 《帝城花样·春珊传》:“其为觴政酒録也,座中无虑数十人……莫不听其开口而笑,各得其意以去。”
  • 不録 (1).不检束。《荀子·修身》:“辟违而不慤,程役而不録。” 杨倞 注:“録,检束也。於功程及劳役之事,怠惰而不检束。言不能…
  • 别録 (1).分别撰述。 唐 刘知几 《史通·世家》:“必编《世家》,实同《列传》, 马迁 强加别録,以类相从。”(2).目录解题…
  • 隐録 谓从簿录上消失。指隐退不仕。 宋 梅尧臣 《寄光化退居李晋卿》诗:“此志应不忘,他时同隐録。”
  • 校録 订正著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叶法善》:“子本太极紫微左仙卿,以校録不勤,謫於人世。” 清 方苞 《文王十三生伯邑考…
  • 手録 亲手抄录。 明 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凡所宜有之书皆集於此,不必若余之手録,假诸人而后见也。” 清 吴伟业 《毛子晋斋中…
  • 学録 (1).国子监所属学官。 宋 、 元 、 明 、 清 皆置,掌执行学规、协助博士教学。 宋 洪迈 《夷坚支志乙·张元干梦》:…
  • 録録 碌碌。平庸。録,通“ 碌 ”。《鹖冠子·泰鸿》:“夫物之始也倾倾,至其有也録録。” 陆佃 解:“未能拔於常流之中,故曰録録。…
  • 旁録 广泛抄录。《新唐书·柳仲郢传》:“﹝ 柳仲郢 ﹞旁録仙佛书甚众,皆楷小精真,无行字。”
  • 备録 详细记录;全部记载。 宋 苏洵 《议修礼书状》:“欲乞备録闻奏。” 明 胡应麟 《诗薮·闰餘中》:“气骨咸自錚錚,不能备録。…
  • 劬録 亦作“劬禄”。勤劳;劳苦。《淮南子·主术训》:“仁以为质,智以行之。两者为本,而加之以勇力辩慧、捷疾劬録、巧敏迟利、聪明审察…
  • 乾録 指指帝王的著作。 南朝 梁 沉约 《<梁武帝集>序》:“逮乎俯应归运,仰修乾録,载笔握简,各有司存。”
  • 令録 宋 代指县令、录事参军一级的地方官吏。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初入令録之人,并可注録事参军。如无员闕可授,大县簿尉,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