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在结尾的词语
  • 杏叶草 金盏草的别名。
  • 王孙草 汉 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后以“王孙草”指牵人离愁的景色。唐 李颀《题少府监李丞山池》诗:“窗…
  • 悬肠草 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卷下:“悬肠草,一名思子曼,南中呼为离别草。”古人每以喻思子或惜别。
  • 藩篱草 木槿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木槿》。
  • 圆丘草 指仙山 圆丘 所产的芝草。据说食之可以延年。唐 李白《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诗:“冀餐 圆丘 草,欲以还頽年。”参见…
  • 益奶草 (一)、同“益嬭草”。(二)、草药名。
  • 灯芯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叶子狭长。花黄绿色。茎的中心部分用作油灯的灯芯,可入药。也作灯心草。
  • 清血草 清血草为兰科植物,全草入药,性味:苦,凉。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 不秋草 指竹。
  • 酢浆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含草酸,有酸味。复叶,小叶三片。开黄色小花,结蒴果,圆柱形。全草均可入药,内服有解热、利尿等作用,外敷…
  • 光明草 狗尾草的别名。
  • 盘花草 指童妓在艺演后把初夜卖给某个大官儿,从此展开真正的卖艺又卖身的妓女生涯。
  • 佛光草 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 皮弁草 酸浆的别名。
  • 鹿衔草 草名。
  • 木贼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绿色,呈管状,中空,有节;叶退化成鳞状。因表面粗糙,可用以打磨木、骨、铜等器物。旧题 宋 苏轼《物类相感志…
  • 断肠草 (一)、钩吻的别名。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钩吻》:“﹝钩吻﹞ 广 人谓之胡蔓草,亦曰断肠草,入人畜腹内,即粘肠上,半日…
  • 牛转草 见“牛齝”。
  • 鬼目草 草名。
  • 郄蝉草 丹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丹参》。
  • 麝香草 (一)、紫述香的别名。(二)、蒜的别名。
  • 竹鸡草 鸭跖草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鸭跖草》。
  • 鼠莽草 毒草名。人用以毒鼠,故名。
  • 宵明草 传说夜里能发光的草。
  • 科名草 芝草的别名。宋 陶穀《清异录·草》:“杜荀鹤 舍前椿树生芝草,明年及第,以漆彩饰之,安几砚间,号科名草。”
  • 石上草 石菖蒲的别名。
  • 酸浆草 即酢浆草。
  • 胡蔓草 即钩吻。又名野葛、断肠草。根茎叶有剧毒,误食每致命,然可作杀虫药剂。
  • 沙洲草 沙洲草的拉丁名字和英文名字都是高贵的肝脏草的意思。
  • 玉容草 异名楼台草、錾菜,白花益母草,对月草、白花茺蔚。
  • 猪笼草 双子叶植物,猪笼草科。常绿半灌木。著名的食虫植物。叶的中部变成细长的卷须,上部膨大成圆筒状捕虫囊,外形如运猪的笼子,故名。囊…
  • 琼田草 玉芝的异名。古人以为食之可以长生。宋 苏轼《和李太白诗》序:“玉芝一名琼田草。洞微 种之七八年矣,云更数年可食,许以遗余,故…
  • 妒母草 亦作“妬母草”。竹的别名。
  • 马螘草 地锦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地锦》。
  • 虱建草 同“蝨建草”。能除虮虱的一种草。
  • 神护草 草名。
  • 通泉草 玄参科植物名。一年生草本,春季开花。生于路旁荒野湿地和水稻田边。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调经的功效。
  • 鞠茂草 见“鞠为茂草”。
  • 金光草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仙草。
  • 积雪草 伞形科多年生草本。茎细长匍匐,节节生根。叶肾圆形,基部心形。夏季开淡红紫色小花,伞形花序。果实扁圆形。全草入药,有利尿除湿、…
  • 马绊草 多年生草本。
  • 蚊母草 草名。相传此草叶中有虫化蚊,故称。
  • 指甲草 凤仙花的别名。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染指甲》:“凤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开之候,闺阁儿女取而擣之,以染指甲,鲜…
  • 狼尾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丛生,叶子条形,花穗暗紫色,上面有刚毛,像狼的尾巴。茎叶可用来造纸。也叫䓞草。
  • 屈佚草 见“屈軼”。
  • 书带草
  • 连枝草 苜蓿的别名。
  • 逼汗草 香草名。散发的香气能驱除汗液气味。清 余怀《板桥杂记·雅游》:“裙屐少年,油头半臂,至日亭午,则提篮挈榼,高声唱卖逼汗草、茉…
  • 斗百草 亦作“鬭百草”。一种古代游戏。竞采花草,比赛多寡优劣,常于端午行之。
  • 牛蒡草 牛蒡草,一种根茎类植物,在日本有“东洋参”之称,一直就被日、韩、欧美和我国台湾地区公认为营养价值极高的特种保健型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