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在结尾的词语
  • 寓息 止息。《后汉书·独行传·范冉》:“﹝ 范冉 ﹞遭党人禁錮,遂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或寓息客庐,或依宿树荫。如此十餘年,乃…
  • 闲息 (一)、亦作“间息”。间断,停息。(二)、亦作“间息”。休息。
  • 恃息 凭借气息。
  • 贷息 谓借贷与人以取利息。
  • 暂息 风或暴风雨的暂时停息或减弱。
  • 真息 犹真气。
  • 增息 谓增多人丁。
  • 除息 股份公司因向股东分配股息、红利,每股股票的实际价值减少,需要从股票市场价格中除去减少的部分,叫做除息。
  • 正息 一年之始;一年的第一个月。《乐纬稽耀嘉》:“夏 以十三月为正息,卦受泰物之始,其色尚黑,以寅为朔。殷 以十二月为正息,卦受临…
  • 销息 (一)、消息。消长,生灭。(二)、消除。
  • 寖息 (一)、逐渐繁殖。《汉书·刑法志》:“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寖息。”(二)、止息;停止。宋 苏轼《县榜》:“先朝…
  • 讲息 和解息争。
  • 淹息 停歇;停留。汉 王褒《九怀·危俊》:“望太一兮淹息,紆余轡兮自休。”唐 陆贽《三进量移官状》:“荏苒淹息,復经半年。”明 王…
  • 贱息 谦称自己的儿子。与犬子相同。
  • 行息 支付利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六回:“老西儿 道:‘咱也不要你一定的日子,你只在借据上写得明明白白,説我借到某人多少银…
  • 嗣息 儿子。
  • 逝息 犹遁居。
  • 衰息 衰而止息。
  • 媮息 偷生;苟安。清 唐孙华《夏重谈金陵旧事》诗:“江 表张黄旗,王气销赤帜。媮息仅一年,传闻有二异。”金一《心声》:“于斯时也,…
  • 一息 (一)、一呼一吸。比喻极短的时间。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追奔电,逐遗风,周流八极,万里一息。”晋 陆云《岁暮赋》:“百…
  • 孙息 子孙。
  • 鼾息 (一)、鼾声。(二)、气喘。
  • 花息 利息。
  • 嘳息 叹息。
  • 戢息 止息。
  • 灭息 (一)、亦作“灭熄”。消亡;止息。(二)、指除灭。(三)、熄灭。
  • 哙息 张口舒气。
  • 嘅息 叹息。
  • 贾息 谓经商求利。
  • 弭息 平息,止息。
  • 偿息 偿还债务的利息。
  • 悚息 (一)、谓因惶惧而屏息。《三国志·吴志·周鲂传》:“谨拜表以闻,并呈牋草,惧於浅局,追用悚息。”《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三年》…
  • 调息 (一)、调节呼吸。《摩诃止观》卷四下:“初入定时,调身令不宽不急,调息令不涩不滑。”宋 苏轼《龙虎铅汞论》:“有隐者教余曰:…
  • 退息 (一)、事罢休息。(二)、指退息之所。
  • 晏息 休息;安息。
  • 鹏息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后以“鹏息”比喻仕途受阻。
  • 毛息 约计的利息。
  • 跂息 (一)、跂,通“蚑”。指虫豸之类。(二)、跂,通“蚑”。谓奔走得气喘吁吁。
  • 贤息 对他人子嗣的敬称。
  • 日息 按天计算的利息。
  • 归息 (一)、休息。(二)、止息。
  • 惴息 谓害怕得不敢喘息。
  • 哕息 张口舒气。
  • 堂息 堂兄弟的儿子,即堂侄。
  • 起息 计息。《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卫朝奉 不怕他还不起,遂将三百银子借与,三分起息。”《市声》第九回:“时兴 逼他写下了借纸连…
  • 苏息 (一)、休养生息。(二)、复活;苏醒。(三)、犹休息。(四)、谓更生,恢复。
  • 泯息 泯灭,消失。
  • 降息 指银行利用利率调整,来改变现金流动。
  • 迸息 犹屏息。迸,通“屏”。
  • 讫息 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