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在结尾的词语
  • 顽徒 (一)、指强横不法之人。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游手》:“浩穰之区,人物盛伙。游手奸黠,实繁有徒……以至顽徒如 拦街虎 、 …
  • 寡徒 谓没有私党同伙。
  • 厮徒 犹厮役。
  • 谗徒 谗人。 唐 崔致远 《答襄阳郄将军书》:“使 藺相如 之谦德,不损雄威; 费无极 之谗徒,皆归显戮。”
  • 岂徒 难道只是;何止。《孟子·公孙丑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
  • 训徒 (一)、训练军卒。(二)、训教生徒。
  • 家徒 (一)、家人,家属。(二)、特指家中的仆人。
  • 雅徒 风雅之士。
  • 蚁徒 犹蚁众。
  • 赭徒 囚徒,犯人。因身穿赭衣,故称。
  • 证徒 指同案犯中可以作证的徒党。
  • 赎徒 交纳钱物以减免徒刑。
  • 丽徒 服刑的犯人。 明 何孟春 《馀冬序录摘抄内外篇》卷一:“及后断狱,七下至五十七用笞,六十七至一百七用杖,丽徒杖数亦然。”
  • 钓徒 渔人。
  • 从徒 (一)、按徒刑处理。(二)、有徒众跟随着。(三)、主张合纵者。
  • 无徒 (一)、没有朋友;没有同伴。(二)、指无赖之辈。(三)、指无赖之行。
  • 夫徒 旧时称 秦 汉 时刑徒中服劳役的人。
  • 使徒 基督教指耶稣或早期基督教团体派出的传教人。
  • 衲徒 僧人,僧众。
  • 列徒 诸门徒。
  • 猎徒 猎人。
  • 枭徒 犹暴徒。
  • 林徒 指隐士。
  • 刑徒 (一)、受刑之人;囚徒。《墨子·公孟》:“子亦闻乎,匿刑徒之有刑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 使者如 梁,孙臏 以刑徒…
  • 齐徒 指 西汉 文学家 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构的人物 乌有先生。
  • 保徒 佣工。
  • 掌徒 掌管徒役的人。
  • 胥徒 本为民服徭役者。后泛指官府衙役。语本《周礼·天官·序官》:“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郑玄 注:“此民给徭役者,若今卫…
  • 缁徒 僧侣。
  • 道徒 道教或某种宗教迷信组织的参加者。如:他原来是一贯道的道徒,后来宣布退道了。
  • 罪徒 服刑的囚犯。《汉书·成帝纪》:“三辅 长无共张繇役之劳,赦奉郊县 长安、长陵 及中都官耐罪徒。”《清史稿·食货志一》:“罪徒…
  • 义徒 (一)、合时顺俗的人。《庄子·秋水》:“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徒。” 王先谦 集解:“时俗可行,而顺举之者,则世以为义徒。可…
  • 丑徒 叛逆之徒。《宋书·礼志三》:“其 义宣 为逆,未经同告。舆驾将发,丑徒冰消。”《新唐书·元结传》:“往年逆贼,东穷海,南 淮…
  • 病徒 患病的民众。
  • 髡徒 (一)、亦作“髠徒”。(二)、秃头刑徒。对僧人的蔑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只助我一声喊,只一合活把髡徒捉。…
  • 灵徒 神仙。
  • 髦徒 犹髦士。
  • 逆徒 叛逆的人。
  • 侪徒 犹同类。
  • 亡徒 脱离户籍而逃亡在外的人。
  • 塾徒 在私塾就读的学生。
  • 獠徒 打猎的人。
  • 养徒 (一)、教养弟子。(二)、聚养徒众。
  • 达徒 深通各种学问的弟子。
  • 凶徒 (一)、恶人;坏人。南朝 梁 任昉《进梁公爵为王诏》:“本朝危切,樊邓 遐远,凶徒盘据,水陆相望。”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
  • 驺徒 驺人。
  • 移徒 本为“移徙”,指搬家的意思。因“徙”字与“徒”字相近,古人在书写与辨认时出了错,后来便逐渐有了“移徒”。
  • 白徒 (一)、未经训练的兵卒;临时征集的壮丁。(二)、佛教对俗人的称呼。僧衣黑色,故称俗人为“白徒”。(三)、指不出家的徒弟。(四…
  • 车徒 (一)、兵车和步卒。《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夏,教茇舍,如振旅之陈,羣吏撰车徒。”《汉书·刑法志》:“连帅比年简车,卒正…
  • 蹠徒 亦作“跖徒”。盗跖 一流人物;横暴凶恶者。